心臟,相當於人體的“發動機”。 它每天不停的跳動,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血管。 若心臟健康出現了問題,會直接影響到生命安全,不可忽視。 那麼,怎麼樣才能看出來,一個人的心臟,到底是不是健康呢? 心臟不好,嘴巴會出現3種異常,若一個沒有,説明心臟還算健康 異常1:嘴脣青紫 健康的嘴脣顏色,應該是淡紅色,圓潤飽滿不幹燥。 一旦嘴脣顏色發紫,變為青紫色,需警惕心臟功能下降所致。 若心臟出現問題,血液循環就會變差,出現供血不足,嘴脣便會發紫。 異常2、舌頭有淤斑 舌頭呈現暗紫色,或是有淤斑,在中醫裏,屬於血脈淤阻。 若還伴有心慌、氣短、失眠、多夢,甚至是心前區刺痛的話,要提高警惕心臟問題,必要時,儘早去檢查一下。 異常3、牙痛 生活中,牙痛很常見,一般都會認為是口腔問題。 但是,持續性牙痛,吃止痛藥也無法改善,甚至運動、勞累,情緒激動時疼痛更為嚴重,此時,需要警惕是心梗,尤其是女性,一定要去檢查一下。 下面三個行為,加速心臟病變,儘早改掉 行為1:喝水太快 很多人不渴不喝水,甚至一喝就猛灌。 然而喝水太猛,會使心臟負荷過大,出現心悸等。 要主動喝水,並且,一口一口慢慢喝,千萬不能一鼓作氣全喝掉。 行為2:排便太用力 有一部分人,排便時會十分用力,這一點不可取。 排便用力過大,易引起腹壓升高,血壓隨之升高,心率加快,易誘發心梗。 所以,平時要注意潤腸通便,排便時不要太過用力,排便後起身也要慢一點。 行為3:熬夜晚睡 現代人,熬夜成為了習慣,睡眠不足的人越來越多。 而相關調查顯示,每天睡眠小於6.5小時,冠心病的發病率上升23%。 長期熬夜,會打亂身體生物鐘,植物神經也會變得紊亂,出現各類心臟問題。 心臟,有“三怕三喜”,一定要做對 三怕: 一怕“冷” 一旦受到寒冷的刺激,血管收縮、痙攣,會增加心臟病變機率。 外出時,穿戴好衣帽、圍脖等做好保暖,喝水要喝温熱的水,不要喝冷飲。 二怕“悲” 過度悲傷的情緒,最損害心臟健康。 悲傷會使交感神經興奮,令心跳加劇,心肌耗氧增加。 如此一來,加大了心臟的負擔,容易誘發各類心臟不適,損害健康。 三怕“壓” 巨大壓力,對心臟來説,損害巨大。 面對壓力,人們會本能地進入一種應激狀態。 除了會自動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,引起血壓的變化,也會造成心率變快,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,從而誘發心梗、心絞痛等。 三喜: 一喜“紅” 五色養五臟,紅色入心。 多吃紅色,有益心臟健康,減輕疲勞、補血補心。 西紅柿,含番茄紅素、維生素C,可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 紅柚,含有鉀不含鈉,稱的上是維護心血管的最佳水果。 紅櫻桃,富含鉀,對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,增加心肌的自律性。 二喜“茶” 飲茶水,對心臟健康有益。 研究發現,喝茶的人比不喝茶的人心血管病死亡機率少 。 用一些養心排毒的小植物,搭配泡水,簡單又方便,是養心不錯的選擇。 綠苦丁荷葉茶,泡水代茶飲,消脂排毒,疏通血管,保護心血管健康。 用蒲公英、荷葉、綠苦丁,搭配在一起,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。 荷葉,入心經,含有黃酮和生物鹼,可以增加冠脈流量,改善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,還可消脂降壓,對於心臟健康,十分有益。 綠苦丁的有效物質,能促進去氧腎上腺素誘導的動脈收縮,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;同時,對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,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,從而降低血脂。 蒲公英,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抗菌作用,現代研究發現,蒲公英具有降低甘油三酯,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。 三者搭配在一起,可降脂、降壓、利尿、排毒,對於心臟健康,十分有益。 三喜“動” 即使每天運動10分鐘,也能有效改善心臟健康。 所以,養護好心臟,一定要動起來,切莫太懶惰。 運動,調養心臟,要堅持三原則: 首先,根據自身情況,選擇最適合的運動。 其次,運動要定時,貴在堅持,培養運動習慣。 最後,運動要定量,避免運動強度過小、過大。 一般,心臟病者,開始運動時,也許僅能維持5-10分鐘。 隨着心肺功能的恢復,運動時間,也會慢慢延長到30分鐘或更久。 每週,應活動3-5天,最好上、下午各一次,隨後,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動。 牢記養心“三字訣”,心好你更好 一、晨搓手 清晨,是調養心肺的黃金時間。 晨起後,先搓搓手,可通過經絡刺激心臟。 雙手合而為掌,兩掌心對搓,直到兩手發紅、發熱為止。 二、午睡眠 午間養心,可睡一份午覺。 15-30分鐘,可改善冠脈血供,消除疲勞。 每週午睡1~2次的人,會大大降低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。 三、晚泡腳 泡腳可保持全身血液順暢,並能促進新陳代謝,消除疲勞。 並且,睡前泡腳,還可促進睡眠,睡眠好,心臟也會跟着好起來。 四、靜心氣 很多心臟疾病,是在大喜大悲,情緒過於激動時發生的。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平心靜氣,切莫起伏過大,保持平和。 五、推心經 閒來無事,可以推推心經,激活心包經,促使經絡通暢,心血充盈。 把左邊手伸直,掌面朝上,五指併攏,平託與胸前,右手也是五指併攏,從左手中指末端開始,緊貼皮膚,稍稍用點力度,沿手掌中線移動,至肘窩的中點,反覆做50次。做完左手,再做右手,動作一樣。 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麻煩聯繫刪除,謝謝!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