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海泛舟,人間清歡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485本書 《為什麼精英可以快速積累財富》 大家好呀~ 今天,靈遙將為你們帶來一本新書,名字叫做《為什麼精英們可以快速積累財富》。 常言道,有錢不是萬能的,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,錢或許沒有辦法為你買來愛、安全感、成就感等精神上的慰藉,但一定能夠讓你有尊嚴地活着。 然而,即便如此,依舊很多人缺乏高效打理金錢的能力,於是,他們常常會在購物時,一擲千金,然後在收到賬單時,再抓耳撓頭,連連高呼,「我怎麼這個月又超預算呢?」 那麼,社會精英們都是如何打理財富,做到對自己的資金狀況心中有數的呢? 在日本特大家券商「野村證券」工作時,本書作者富田和成先生髮現,那些有賺錢潛質的人在管理個人資產時,都非常善於使用資產負債表(B/S)、利潤表(P/L)來將每日的消費變得可視化,然後再借助PDCA讓自己的前行方向變得更明確,進而有效避免因為衝動造成的損失。 因此,這篇文章中,靈遙將和你一起看看,身為普通人的我們,都該如何把這兩個方法用在自己的財務管理中的,然後在有限的生命裏,積累到一筆可觀的財富,過上舒服的日子,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啓發。 前面我們已經説過了,精英們都會使用資產負債表B/S和利潤表(P/L)這兩張財務報表,來讓自己的財務狀況可視化。 其中,資產負債表,顧名思義,反映的是企業(你個人)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點的資產和負債情況。 比方説,你現在除了手裏有10000元現金,還有3000元的信用卡欠款,那麼,你的總資產是10000元,總負債是3000元,淨資產,也就是真正屬於你的錢,是10000 - 3000 = 7000元。 而,利潤表,則是記錄了你在某一段時間內的一個開銷情況。 比如,你每月税後月薪是5000元,房租1000元,吃飯500元,通勤500元,電話費200元,人情往來和其它300元,那麼,這個月月底,你用你的税後收入,減去這些開銷,便可以得到你還能夠剩下2500元,即你當月的利潤。 這些利潤,又將會計入到你的本月淨資產,成為你總資產的一部分,換句話説,你如果每個月都能夠保證賺的錢比花的錢更少,那麼,你存下自己的第一個10萬元,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。 好了,相信聰明的你,在讀到這裏時,便已經發現: 成為有錢人這件事,其實比你想象中的更簡單,你只需要做對兩個件事,一個是開源,一個是節流。也就是説,你要在每個月儘可能多賺到錢的基礎上,減少不必要的開銷。 因此,接下來的內容中,我們都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深入講解。 接着,我們來一起看看,大多數人明明知道「開源節流」是成為有錢人的正確打開方式,但為什麼卻很難做到這一點? 一方面,是缺乏有效的目標。 人想要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,離不開大腦內多巴胺的分泌。 但是,多巴胺這個玩意兒,你想要它分泌,沒有一個看得見,摸不着的目標是不行的。因為,缺乏目標會讓你覺得,「我既然努不努力,有沒有什麼意義,我幹嘛要努力,每天躺在牀上打榮耀、吃雞、追劇不香嗎?」 因此,你不僅需要一個大的人生目標,還需要把它分解成一個個你跳一跳,便能夠伸手夠到的小目標,來推着自己一路向前。 這就好比你登山,你除了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是登上山頂,還有明確你在登頂的過程中,都會經過哪些個休息站。 所以,拿出一張紙、一支筆,先寫下你想要成為有錢人的3個理由吧~ 另一方面,是低估了實現夢想的難度。 現實到夢想的道路,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,換言之,你在寫下了目標,開始你的行動後,多半會發現,整個事情好像和你預想中的不太一樣。 比方説,你為了在2年內存下房子的首付,已經開始減少每月外出就餐的次數,但是卻發現,實踐了幾個月,你的存款並沒有明顯增加時,每天的心情多半也會開始變得很沉重,進而想要放棄。 這時,為了堅持下去,你便需要結合下面的4個策略,來進行調整: 即,你實現目標的時間是不是可以適當順延,比如,從2年延續到3年,給自己更多的緩衝時間。 2. 計劃調整 比如,你每月外出就餐的次數,相比於你的計劃來説,是不是還有可以壓縮的空間? 3. 解決方案的調整 比如,除了外出就餐,你是否有別的不必要的開銷,如,家裏衣服雖然買了不少,但好多都是新的,都沒有穿。 4. 不需要調整 這個很好理解,一切順利,沒必要做出任何改變。 最後,我們再來一起看看,如何通過盤活自己資本的方式,來讓夢想離自己再進一步。 首先,你手裏的資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,分別是:時間資本、人力資本,和金融資本。 第一個是「時間」。 時間,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因為,我們每天的時間是有限的,我們一生中能夠工作的總時長也是有限的,單位時間你賺得越多,那麼,你這一生能夠賺到的總量也就越多。 比方説,靈遙現在會坐在這裏寫文章,而不是去公司裏上班,是因為我發現,自己寫文章時的賺錢效率是最高的,一天只用不到3-5個小時,便可以賺到200多塊錢。 反之,我如果去公司,週週996,任務重、壓力大、人際關係複雜,工作平均下來,賺的錢和我寫文章相差無幾,甚至更少,那我何苦呢~ 因此,你在選擇工作的時候,同樣也要建立起這個「時薪」意識,一有空便拿你的月薪來除一下你的工作時長,看看自己每小時都值多少錢。 第二個是「人力」。 人力,同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,它包括了知識、技能、人脈、健康、名聲等方面,一般來説,價值越高,我們單位時間內賺到的錢也就越多。 比如,同樣是在今日頭條上做自媒體,你往往會發現,那些吃專業飯的,如,營養師、醫生、律師等等,因為自己職業壁壘,很容易便能夠得到網友們的信任,發一篇文章動輒便是幾萬、幾十萬的閲讀量。 因此,上面的5個方面,你如果有發現哪一個方面是你的短板,寧願現在多花些錢和時間,也一定要補回來,省得它們在有朝一日成為你的財富天花板。 第三個是「金融」。 所謂的「金融」,便是很多理財規劃師、財經博主在反覆強調的「錢生錢」了,畢竟,你無論在公司裏有多得到領導的器重,總有退休的那一天。 而,隨着我們人類預期壽命的增加,你如果想要過上一個體面的老年生活,單靠社會給的養老金,還是有侷限的。 所以,你真的很有必要學會以錢養錢,以錢生錢。具體來説,你至少需要做到下面這4點: 1. 長期投資:以年為單位,考慮是否要持有一個投資標的 2. 選擇你瞭解的行業與企業 3. 學會利用經濟週期低價買入:準備好刀叉(流動資金),一起吃掉那隻黑天鵝(敢在股災時出手); 4. 投資前先考察企業經營者:德才兼備,方能可持續發展。 以上,便是全書的內容。 如果説我們把人生比作是一輛前行的汽車,那麼要前進的話,便無法離開汽油,即「金錢」的保障。因此,賺錢對於任何人來説,那都是一種必備的生存能力。 這篇文章裏,我們先通過學習「資產負債表」和「利潤表」這兩張財務報表,瞭解了財務積累的祕密。然後,我們又通過學習如何使用PDCA,明白了在通往致富的道路上,如何通過行動+反思+修正,來實現人生的螺旋式上升。最後,我們瞭解了一下作為家裏不產礦的普通人,身上都有哪些可以用的,積累財富的資源。 希望你也能夠從中有所得。 祝好! 👇👇👇 |
|